如何在嫦娥五号月球上挖掘和运输土壤样本

2020-12-04 17:02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据国家航天局介绍,经过约19个小时的月面工作,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2月2日22时成功完成了月球表面的自动采样,并已按预定的形式将样品打包储存在升空器携带的存储装置中。


自动采样是这项任务的关键部分之一。嫦娥五号通过深钻、浅钻、铲土、挖土、夹土等多种方式,实现了多点、多样化的自动采样。目前,它已经打包好样品,准备背着月球离开。


在100℃以上的月球表面高温试验中,它克服了测控、照明、供电等方面的限制,伸出长臂,把土铲抬得很高。


1607072656797343.png


需要注意的是,嫦娥五号的土铲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铲土机是不同的。这种设备一端是小铲子,另一端是浅钻。可360度无死角作业,可轻松完成挖坑、浅钻、起重作业。


嫦娥五号的“手臂”细而白,但很结实。如果说人体手臂的力量来自于肱二头肌、屈肌、掌骨等,那么每个关节的力量都来自于这个外形美观、技术含量高的机械手关节处的马达。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401所研制的关节臂电机总成。


有两种铰接臂马达。重的不到1公斤,轻的不到半公斤。它们体积小,强度大。而且,它们是灵活和灵活的。精度可达1度以内,可以让嫦娥五号点到哪里去挖。


这些电机安装在机械手的关节附近,暴露在月球表面环境中,这意味着它们必须在阳光直射下承受130℃以上的高温和比地球上大得多的辐射,同时还要承受真空散热困难造成的性能下降环境。幸运的是,开发团队已经解决了这些环境适应性问题。


如果电机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或断电怎么办?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,课题组将两台电机放在一个电机外壳内,提供双重保护;同时,还增加了机械臂在突然停电时保持位置的功能,从而防止机械臂因“力不从心”落在月球表面,可以说是非常体贴的。


如何抬起你的脚?


为完成钻探任务,航天科工集团第五研究院529厂为嫦娥五号提供了一套“金刚石钻头”。


该钻井子系统具有三大基本技能:钻井能力强、出粉能力强、对月球土壤适应性强。


嫦娥五号无法移动,必须在坠落处进行钻探,这对钻井适应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课题组进行了数千次地面钻探试验,积累并形成了不同工况下的钻井参数数据库,通过在轨预编程和自主控制,实现了钻井子系统“旋转”、“撞击”和“旋转+撞击”三种模式,以及不同参数的自由切换,以适应各种月球土壤条件。


为了让嫦娥五号拥有百里挑一的原装钻头,科研团队选择了双排钻牙的阶梯式配置。“回火”后,保证钻进过程平稳可控,具备8级硬岩钻进能力。他们还为双排叶片设计了多个切割面,使其能够移动并突破临界颗粒和颗粒团,从而应对危险情况,处理大颗粒。


同时,科研组对钻头采用逐渐加宽的锥形出粉通道,与钻杆排粉槽相连,形成一体化的排粉通道。通过钻杆模型匹配和参数优化,使系统的排粉能力大大提高。


“采封”是钻井子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。为了保证在提出过程中铁芯不会脱落,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的“8”型超弹性合金丝作为密封方案,与芯部软袋端部集成,利用弹性收缩力实现简单可靠的密封。


嫦娥五号的样品密封在软袋中后,将被放入环形包装容器中,然后运输到立管顶部。如果嫦娥五号不影响垂直着陆,则可能影响发射。


针对低重力条件下着陆姿态角对样本传输的不利影响,课题组设计了具有碰撞自适应能力的传输方案。月球土壤包装容器的初始速度由弹性驱动提供,然后在重力作用下,由三级导向锥角的包装容器沿固定导向结构传递到立管。该方案简单可靠,能实现包装容器在不同着陆姿态下的精确传递。

责任编辑:无量渡口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每日财经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